服務熱線
0755-83044319
發布時間:2025-04-03作者來源:薩科微瀏覽:817
4.2 “華為杯”首屆中國研究生創“芯”大賽亮相
“華為杯”首屆中國研究生創“芯”大賽得到高校的積極響應,參賽規模和覆蓋范圍超出預期,基本覆蓋全國各個地區,共有包含:香港、澳門等地區在內的全國7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54支研究生隊伍總計1000多名師生報名。
其中,已建設的9所示范性微電子學院全部參加;籌備建設的17所示范性微電子學院中,有13家參加。示范性微電子學院,是在國家為創新集成電路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背景下所推進建設。2014年,國家啟動申報與建設,2015年7月,教育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多部門聯合發文,公布首批9所建設和17所籌建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的高校名單。
同時,國內開設微電子專業的一流院校以及香港、澳門等地區的院校均報名參加。
初賽評審按照四個維度(先進性、創新性、展示效果、應用價值,分值分別為20%、30%、30%、20%)為作品打分。最終,共有148支隊伍進入決賽。
2018年8月10日,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華為杯”首屆中國研究生創“芯”大賽決賽在廈門召開,共有450多名集成電路優秀研究生代表、100多名高校指導教師參加決賽,如圖4.2所示。
圖4.2 首屆中國研究生創“芯”大賽決賽合影
創芯大賽主辦方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中國科協、協辦方中國電子學會、示范性微電子學院產學融合發展聯盟,承辦方清華海峽研究院、廈門理工學院、清華校友總會半導體行業協會以及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等相關專家和領導出席決賽,如圖4.3所示。廈門的國家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廈門市發改委、廈門市經信局、廈門市科學技術局等相關單位負責人也出席決賽。
圖4.3 組織委員會名譽主任倪光南院士和專家委員會主任陸建華院士
此外,華為、格科微、Synopsys、Cadence、三安、優訊等20多家企業代表也到決賽現場。以華為為例,華為有20多位技術專家和面試專家到大賽現場,對80多位優秀同學進行了面試,并提供了數十個工作崗位機會,促進了優秀人才和相關工作方向的準確匹配。
本次決賽共有100多項科研成果和項目作品以易拉寶、路演等形式進行了展示。
4.3 創芯、選星、育芯
4.3.1 舉辦“集成電路產業高峰論壇”,傾聽行業大咖芯聲
首屆研究生創芯大賽上,舉辦了集成電路產業高峰論壇。
論壇邀請到了眾多行業專家學者、企業帶頭人和技術骨干,包括:倪光南院士、廈門理工學院校長朱文章、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副所長周玉梅、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黨委副書記/深鑒科技聯合創始人汪玉、新思科技人工智能實驗室主任廖仁億、格科微CEO助理馬小妹、華為海思研發技術總監/海思首席ASIC專家夏禹、廈門市三安集成技術處長顏志泓、安凱微電子總裁兼董事長胡勝發等等。
其中,倪光南院士發言指出,中興事件,讓國內上上下下都非常重視芯片產業,當前需要知道哪些是我們的短板,哪些是優勢。國內網信領域有兩大短板,即芯片和基礎軟件。在芯片領域,國內芯片設計發展比較好,制造相比弱一些,材料裝備則更弱,EDA設計工具軟件最薄弱。當前,需要不斷推進薄弱環節的國產化替代。
嘉賓們圍繞網絡技術安全、人工智能的未來和挑戰、半導體產業發展以及集成電路人才培養等進行了主題演講,共同探討集成電路產業的現狀與未來,為師生們帶來一場產業盛宴,如圖4.4所示。
圖4.4 集成電路產業高峰論壇上演講的嘉賓
4.3.2 提供MPW芯片免費流片機會,推進科研成果轉化
為了更好地將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轉化,周祖成老師提議:“創芯大賽老師帶著學生一起參賽;大賽不是賽完就結束了,要將參賽的結果流片,而且是免費流片。”
周老師特地找到國內的芯片制造龍頭企業,中芯國際來支持參賽結果流片。中芯國際非常支持;為此華為還每年贊助20萬美元的MPW流片經費(直接撥付至代工廠),用于支持獲獎隊伍流片。最終觧決了創芯大賽獲得特等獎和一等獎的團隊,可以獲得免費流片機會。
促成免費流片的背后是周老師的一片良苦用心。他說道: “國際集成電路高端雜志SSC的論文評選的前提就是要流片。而一次流片的成本要在幾百萬美元甚至上千萬美元,一般的師生團隊是無法承受的。免費流片是對老師很大一筆福利,這也是我有生之年想實現的一個目標……”
首屆創芯大賽上,由中芯國際簽頭,聯合上海華虹、無錫上華和深圳南方科技等企業,建立了“創芯大賽”獲獎選手MPW流片的贊助聯盟。免費流片,不僅為師生們提供了可以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運行的芯片實物,也為大賽建立起真正的產業化IP和項目合作提供了依據。
截至2023年,“創芯大賽MPW流片已經進入第六個年頭了,在北京大學蔣見花老師的細心組織和安排下,已經有了些令人欣慰的成果![敏感詞]屆創芯大賽,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5所高校7個項目獲得流片機會;第二屆,來自8所高校的14個項目獲得流片機會;第三屆,來自8所高校12個項目獲得流片機會;第四屆,來自15所高校的19個校目獲得流片機會;第五屆,來自9所學校14個項目獲得流片機會。
在創芯大賽獲獎并已流片的高校老師們反饋,這個獎勵措施非常好,填補了高校人才培養環節的空白;創芯大賽提供的寶貴的流片機會,使學生能夠全面地了解和實踐芯片設計的流程,對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在企業和學校間提供了更好的過渡。
創芯大賽為獲獎團隊提供流片的獎勵將會持續推進下去,為更多獲獎學生提供這樣的機會,培養更為全面的微電子領域人才。
4.3.3 組織獲獎團隊參觀科技巨頭,近距離了解產業
首屆創芯大賽后,周祖成老師還為學生們爭取到赴美交流的機會。
獲得特等獎和一等獎的學生和老師們受邀參觀了新思科技美國總部,并與英特爾、谷歌、蘋果公司等美國硅谷高科技企業參觀交流,并參觀國際名校斯坦福大學。這次赴美交流,給師生們提供與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相關企業研討和交流機會,讓他們了解美國的集成電路在產學研用等方面的實際情況,開拓了學生們產業層面的國際視野,如圖4.5、4.6、4.7、4.8所示。
圖4.5 “創芯大賽”獲獎師生在硅谷參觀
本次參觀交流的一位學生反饋:“通過參觀了解了國外[敏感詞]公司的企業文化,體會到學術和工作的不同。公司的前輩們心態很年輕,在完成工作之余還能緊跟技術潮流,同時還能和我們打成一片。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終身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此外,在斯坦福大學等高校和知名學者交流了未來微電子領域的趨勢,討論了AI和芯片的未來。這次參觀交流,讓我們對芯片相關工作的興趣更加濃厚,同時也讓我在日后的工作中能時刻保持年輕的心態。”
圖4.6 參觀斯坦福和校友座談
另一位獲獎學生說道:“我們不僅參觀和接觸到新思和intel這種傳統半導體巨頭,還有機會在谷歌園區和在那工作的學長、學姐進行了深入交流,在交流過程中,也了解到如谷歌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也在芯片領域有所布局。這讓我們對行業發展的狀況,自己的職業規劃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通過這次交流,我切身感受到了半導體的’黃金時代’已經來臨,同時也讓我堅定的選擇加入這個行業,成為一名半導體從業者。”
本次參觀交流,學生們還參加了一個半導體產業相關的論壇討論。一位學員提及:“這是我[敏感詞]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印象比較深的是臺上嘉賓和臺下觀眾關于risc-v和mips誰是更好指令集的爭論,雙方各抒己見,雖然不一定能把對方說服,但是大家自由的爭論,非常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也展示了半導體產業的活力和創新精神,這種氛圍讓我受備感染。”
圖4.7 參加半導體產業論壇
周老師提及,在美國硅谷參觀時,美國科技巨頭發現這些學生非常優秀,有意招收他們。不過沒有一個學生為之所動,均表示將來要為國內的科技產業振興而發力。
圖4.8 在硅谷與企業專家和學校校友座談
免費流片、走進產業交流等舉措,創芯大賽強有力地激發了師生團隊參加比賽的積極性,和對理論轉化為實踐的熱情。
4.3.4 設置企業招聘專場,助力人才對接
在首屆創芯大賽環節,設置了企業招聘活動暨人才對接專場,在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廈門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的支持下,華為、格科微、新思科技等30多家企業參加,數百名學生參加了交流對接活動,如圖4.9所示。
圖4.9 參賽選手參加企業招騁的對接活動
同時,企業為創芯大賽的學生提供了招聘直通車。比如華為公司,投遞芯片類崗位:獲全國二等獎、三等獎學生,可以免機考;獲一等獎及以上學生,免機考和一輪專業面試;華為專項獎等級等同全國獎對應等級待遇。再如格科微,投遞芯片類崗位:獲全國二等獎、三等獎學生,可以免筆試;獲一等獎及以上學生,可直接進入綜合面試; 格科專項獎等級等同全國獎對應等級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公司稱贊“周祖成老師是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國研究生創“芯”大賽的發起人和積極推動者”,還給周祖成教授頒發了突出貢獻獎。獎金他一分錢沒要,轉給清華電子系用作給經濟困難的研究生補助,如圖4.10所示。
圖4.10 華為給研電賽頒發“突出貢獻獎”
有意購買本書者可以點以下鏈接購買,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官方旗艦店售出:https://u.jd.com/hiA1mnq
友情鏈接:站點地圖 薩科微官方微博 立創商城-薩科微專賣 金航標官網 金航標英文站
Copyright ?2015-2025 深圳薩科微半導體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20017602號